臺灣桫欏
- 英文學名
- Alsophila spinulosa
- school 特徵
-
台灣桫欏為桫欏科桫欏屬耐蔭性喬木,莖幹長可高達 10 餘公尺,長相與筆筒樹相近。三回羽狀深裂至三回羽狀複葉,葉柄褐色,上有長約 0.5 公分的小刺,葉片老化枯萎後並不脫落,僅下垂於樹冠之下,使得整棵樹好像穿著裙子一樣,形成「樹裙」景觀,基部羽片較短,羽軸上有刺;這是它與筆筒樹最好分辨之處。葉片每一條小脈中段上有一枚孢子囊群,孢膜薄、圓,羽軸兩側各一排。孢子囊群長於羽軸兩側,各一排,孢膜薄而圓。它較偏愛陰濕的環境,常可見於陰濕的低海拔林間或步道旁。
- forest 生態習性
-
產華中、華北及台灣山麓至海拔2,000 m。分布小笠原島,南紀伊半島,日本九洲,琉球及菲律賓。
筆筒樹
- 英文學名
- Sphaeropteris lepifera
- school 特徵
-
幹直,高達10m,總葉柄密佈小短刺或金褐色鱗片,全暗褐色。葉長3 ~ 4m,羽片16 ~ 30對;小羽片長8 ~ 14cm,寬1 ~ 2cm,30 ~ 37對。
- forest 生態習性
-
產於台灣平地至海拔2,500m森林中,分布琉球、菲律賓。
藤蕨
- 英文學名
- Arthropteris palisotii
- school 特徵
-
根狀莖細長,蔓生,攀援如藤狀,葉二列互生,葉脈明顯,葉紙質,乾後褐色或綠褐色,兩面近光滑,兩面近光滑,僅主脈及小脈上略有棕色短節狀毛疏生。
- forest 生態習性
-
臺灣在低、中海拔地區可見地被植物。纏繞性藤本植物,根莖長且具纏繞性。
臺灣水龍骨
- 英文學名
- Polypodium formosanum
- school 特徵
-
葉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,一回羽狀深裂,基部裂片反折,不具頂裂片,上下兩面具鱗片及細毛,葉緣在裂片側脈間不具缺刻,葉脈網狀。
- forest 生態習性
-
根莖鱗片早凋,裸露之根莖長匍匐狀,粉綠色
細葉實蕨
- 英文學名
- Bolbitis angustipinna
- school 特徵
-
根莖長橫走狀,葉兩型,營養葉柄長15-60cm,疏被小鱗片;葉片橢圓形,一回羽狀複葉;側羽片長披針形,具柄,邊緣淺裂,缺刻處有針刺狀齒突;葉脈網狀;孢子葉邊緣淺裂,孢子囊散沙狀覆蓋葉背。
- forest 生態習性
-
中海拔地生蕨,扇平林下可觀察到。
瓶蕨
- 英文學名
- Vandenboschia auriculata
- school 特徵
-
根莖長橫走狀,具有極短之葉柄,葉片具營養葉及孢子葉兩型;營養葉為一回羽狀複葉,羽片之邊緣為淺裂或呈圓齒狀;孢子葉的羽片具有不規則的深鋸齒緣;葉軸有翅,羽片無柄或僅具極短之柄,孢子囊群著生於孢子葉裂片的脈之頂端。
- forest 生態習性
-
著生樹幹或岩生於雲霧漂渺的潮溼中低海拔山區,生活在潮溼的環境,可利用葉面來吸收空氣中的水份。
崖薑蕨
- 英文學名
- Aglaomorpha coronans
- school 特徵
-
崖薑蕨為大形著生性蕨類,根莖粗大,匍匐狀環抱樹幹,密生褐色鱗片。葉片披針形,一回羽狀分裂,革質,基部呈心形緊貼根莖。裂片之主側脈相互平行,其間密布多排網眼,網眼中具分叉之游離小脈。
- forest 生態習性
-
主要生長於樹幹上,橫向圍著樹幹繞圈圈,故稱為「著生植物」或「附生植物」。其葉柄不顯著,基部裂片明顯變寬且相互重疊,製造出盆狀的腐植質收集空間,可承接上方掉下來的灰塵、落葉、雨水及樹幹流下來的水分及養分
臺灣山蘇花
- 英文學名
- Asplenium nidus
- school 特徵
-
多年生常綠草本蕨類。根莖短而粗,緣葉自地下莖叢生,由中心向四方開展而成巢狀。葉柄短,葉片披針形,全緣些微呈波浪形,間有小缺刻,全長約 70 公分,寬 10 公分。孢子囊群線形,位於中肋和葉緣之間,由中肋延側脈著生。
- forest 生態習性
-
別名:山蘇。原生種,普遍產於台灣各地中低海拔原始森林內,附生於樹幹、岩壁的蕨類,基部常堆積許多其他樹種的落葉而形似於鳥巢。